在大多数网友眼中,特斯拉是高上大的代名词,比如具备跑车造型的Model S最低指导价为80多万,具备越野车造型的MODEL X最低指导价90多万,着实令一般老百姓难以接受。那么,假设特斯拉推出30万左右的低端车型,你是否会考虑?
最近易车网上有篇新闻提到,特斯拉有望2020年在中国量产Model 3,售价不到30万元人民币,而且性能不俗——标准版0-96km/h加速时间为5.6秒,最高时速约为209km/h,续航里程为354km;长续航版0-96km/h加速时间为5.1秒,最高时速约为225km/h,续航里程为499km。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或将大幅提升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对此我表示质疑。
一,特斯拉会让传统厂商恐慌吗?它早已被严重高估
坦白说,时至今日,在全国大多数城市,特斯拉的保有量还是非常低的,不仅因为价格过于昂贵,更重要的是,横向对比特斯拉和竞品,其优势并不突出。所以,以前很多人认为特斯拉会让传统厂商恐慌,这种话说出去也不怕笑掉大牙。
在之前我就说过,特斯拉车型的价格和奔驰S、宝马7系、奥迪A8等D级车系存在一定的重合,如果家里面没有D级车,基本不会考虑特斯拉,也就是说,特斯拉适合于做有钱人的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
另外,为了突出产品的定位,之前特斯拉一直强调技术创新,这一点从产品外观到内饰都有所体现。不过,我认为技术创新是个非常危险的提法,首先,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系统、电池已经出过多起事故,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即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稳定性、安全性为代价,那么反过来讲,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汽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产品,相比技术而言,更重要的是豪华感、舒适感、档次感。特斯拉的外形固然拉风,但内饰和配置方面,相比传统D级车所营造的豪华感和舒适感仍有差距,所以,特斯拉注定也只是少部分人的玩具,不符合绝大多数人对车的考评标准。
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一点,其实现在丰田、BBA也有不少的黑科技,特斯拉那点雕虫小技,在这些传统大厂看来或许不值一提。另外,连年的亏损导致特斯拉屡次被传破产,没有资金就很难继续创新,很难开发新产品,特斯拉如何应对传统厂商的竞争压力呢?
总之一句话,特斯拉是被严重高估,它对传统厂商的威胁忽略不计。
二,头两批特斯拉车主已经醒悟,后悔者不少
在我看来,头两批特斯拉车主,很有可能当了小白鼠,不仅价格高,而且车的问题也相对较多。事实上,在上特斯拉论坛时,我也发现不少车友已经无法掩饰后悔之意,比如有的人认为充电太麻烦,不适合跑长途;有的人认为做工太粗糙,售后也是个麻烦,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特斯拉销量的提升,也直接导致二手车价暴跌,新浪上有一篇新闻,标题为《特斯拉的尴尬:95万元的新车 三年后残值仅30多万》,不难看出,二手特斯拉在市场上是非常难卖的,面对如此恐怖的行情,头两批特斯拉车主恐怕已经哭晕在厕所。
如果我们从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切极为正常。首先,特斯拉并不像丰田、奔驰、宝马这类企业,有着足够的产品积淀,因此选择特斯拉的风险远高于丰田、奔驰、宝马,因为认可度和受众群差得太多。其次,新能源汽车诞生时间并不长,市场的接受度有限,作为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凭借过高的逼格,虽然给行业掀起了一阵波澜,但毕竟独木难支,无法带动全行业迅速成熟。第三,当初大部分消费者只是为了追求一时的潮流,盲目选择特斯拉,如今自食恶果,他们对特斯拉必然会给予“差评”、“不予推荐”,甚至会低价出手,无形之中也导致特斯拉二手车“踩踏”严重。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如果特斯拉不全方位优化产品,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售后服务,即便推出低端产品,也很难扭转颓势。当然,我承认,马斯克还是很帅气的。(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约稿、公关、营销传播,价格公道,合作共赢!)
今年以来,相对低调的网络直播行业似乎并未停止高速增长的步伐,以行业三巨头陌陌、YY、天鸽互动为例,三家企业Q2财报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从Q2营收上看,陌陌同比增长58.3%,YY同比增长44.6%,都相当不错。相比之下,天鸽互动前半年和Q2的利润却同比增长82.5%及245.6%,赚钱能力大幅增强。
上述数据证明直播行业红利仍在延续,而且“头部效应”日趋明显——三巨头赚走了大部分利润,余下二三线梯队的直播平台必将愈加艰难。不过,头部之所以成为头部,不仅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市场资源,在战略方面更做到了“与时俱进”,为行业树立了新的发展动向。
一,深度剖析巨头战略,三大动向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三巨头的各项战略和举措来看,深耕内容、流量建设、投资并购三大全新动向已成为行业共识。
首先来说深耕内容。在直播行业发展初期,仅有几家平台出现,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随着监管的强化、行业的洗礼,之前的套路不再凑效。深耕内容的平台得以脱颖而出,比如YY在娱乐、电商、旅游、教育和医疗等多个领域的渗透,形成了强大的“内容矩阵”。除YY外,其他很多直播平台也在着力消除“网络直播=美女直播”的刻板印象,通过深耕内容让平台变得更全面,更具用户粘度。
其次是流量建设。现如今,流量仍是兵家必争之地,以腾讯和阿里为例,他们对流量的争夺已经从线上打到了线下,因为他们明白只要有流量就能带来现金流。对直播巨头而言,他们先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些资源进行价值变现呢。以天鸽互动为例,此前以直播为入口,将游戏、金融等服务也装进来,激活流量的变现潜力。对于这种战略,天鸽互动CEO傅政军如此解释——“想要突破行业限制,就必须多元化业务构成,依靠‘直播+’打破边际,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正是这种战略,使得直播所积累的用户可以更好的被导入到其他增值服务上,以产生更大的流量并推动流量变现。天鸽互动所介入的游戏、金融正是变现能力较强的领域。
第三是投资并购。和其他领域一样,网络直播近年来也流行投资并购,这不难理解,随着巨头积累的资金越来越多,投资并购已成为有效的扩张途径。但如何挑选项目这一点非常关键,如陌陌收购探探、天鸽互动投资无他相机都是可供借鉴的案例。其中,陌陌收购探探不仅实现了对“陌生人社交”一统江湖,而且两者用户性别比例截然不同,因而形成了有效的互补。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天鸽互动投资无他相机上,目前网络直播仍然是以女性主播拉动男性用户消费的行业,在用户性别上,男女比例为9:1。因此,天鸽互动跨界收购无他相机之后有更多机会尝试女性用户变现。值得一提的是,天鸽互动仅花费了3亿就拿到了无他相机80%股权,非常划算。
二,三大动向为行业提供全新赛道,如下几个层面迎来巨变
在推动行业全面深化的同时,三大巨头自然能获得最大的红利,行业的“头部效应”必然日趋明显。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表现出的三大动必然会为行业提供全新的赛道,因为在市场竞争、用户需求、产品创新、变现模式等诸多层面,三大动向都具备更强的适应性,诠释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先说市场竞争。从巨头们的动向来看,他们加快了对内容的布局、对流量的建设,以及投资并购的步伐,这种策略的正确性体现在了很多层面,例如他们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随着上述三大动向被业界广泛接受,整个市场竞争将进入新的阶段,对所有的直播平台而言,这将是全新的开始。
再来说用户需求。基于上述三大动向的影响,未来网络直播将变成一种基础工具,通过网络直播,我们可以获得多元化的直播内容,以及其他衍生性服务。用户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用户场景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因此对用户来说,他们也必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三大动向。
至于产品创新层面。一直以来,三大巨头都没有忽略对产品创新的追求,不断开发出细分化的产品形式。以天鸽互动为例,在网络直播业务上,天鸽互动搭建了包括喵播、水晶直播、欢乐直播、疯播及9158在线直播为一体的“产品矩阵”,瞄准二三四线城市。按国信证券报告表述,天鸽互动今年计划将无他相机打造为社交化平台,逐步推出系列延伸产品如无他头条、无他直播,并计划在四季度推出“无他版Instagram”、“女性拼多多拼无他”等产品,完成“直播+相机”融合转型。
最后是变现模式。我们看到,通过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幅拓展内容和服务,直播巨头不仅赢得了海量用户的肯定,在流量建设方面也突飞猛进,这为直播平台持续、高效变现提供了可能,反映在财报上,收入和净利润呈高速增长也就不奇怪了。
总而言之,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网络直播未来发展前景依然广阔,行业规模仍有大幅增长的潜力,引领行业发展的三巨头也必然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约稿、公关、营销传播,价格公道,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