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7-10-31
最近两个月手机行业的焦点聚集到了三星Note8和苹果iPhone X上,作为当下两款最具代表性的旗舰级产品,消费者除了关注产品本身,也将目光聚焦到了产品服务,安全品质等方面。而对于苹果电池门的持续发酵,三星的一系列本土化服务更显走心。因为在笔者看来,三星在这些方面确实更以消费者为中心。
一,八项检查背后,三星要彻底杜绝电池安全隐患
现如今,手机屏幕越做越大、性能越做越强,电池容量自然也必须跟上。但与此同时,电池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需要强调的是,三星针对智能手机的电池实施了八重安全检查,全面提升手机电池品质,彻底杜绝安全隐患。
这八重安全检查包括耐久性测试、目测检查、X射线检查、充放电测试、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试、拆解测试、增强使用测试、△OCV(增强开路电压)测试。从这些测试项目来看,有如下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三星几乎采用了所有的方法来全面、深度的对手机电池进行安全检查,从目测、X色线、电池拆解等不同的方法来看,三星致力于通过由表及里的方式去挖掘每个可能的产品缺陷,能通过如此严格的测试,其品质自然不容置疑。
第二,三星模拟了各种不同的用户使用环境,比如在耐久性测试中,三星就执行了包括过充测试、穿刺试验和极端温度测试等一系列测试,确保在任何极端环境下电池都具备足够的耐久性。而在增强使用测试中,三星通过强化试验模拟消费者使用场景进行增强使用测试,确保在任何场景下,电池都能保持良好的工况。
毫不夸张的说,这八重安全检查是迄今为止对手机电池最权威的安全检查。不仅如此,三星在其他方面也做了很多改进和创新,比如通过改进电池安全标准来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安全漏洞,在电池周围加入新的支架设计避免电池遭遇物理损坏。在软件方面,三星对软件保护算法进行了改进,从而能够控制电池温度、电池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公司UL为Note 8手机电池进行了深入严苛的评估、测试与认证。在符合电池安全标准、电池性能对系统级安全的影响、电流及电池温度等方面,Note 8均表现出了稳定、安全、可靠的性能,同时,Note 8的电池芯与电池包符合UL 1642及UL 2054标准的要求,通过了UL的认证。
二,对品质的不断追求,让三星不断创造“第一”
对于旗舰机型而言,衡量其品质最重要的指标是否能为消费者提供创新的、具备颠覆性的体验。在这方面,Note8凭借其获得的多个“第一”树立了绝对领导地位。根据DisplayMate数据,Note8所搭载的屏幕为全球顶尖的OLED屏幕,可以给用户带来一流的视觉体验。另外,在DxOMark评分中,Note8获得拍照单项满分的成绩,这也证明Note8具备一流的拍照能力。同时,Note8还是首款集虹膜、指纹、面容三大生物识别的手机,既刷新了用户对手机安全的认知,也全面提升了Note8的科技含量。
这几点集中反映在Note8身上是相当令人震撼的。现如今智能手机的功能十分多元,所以,厂商为了推动产品热销,往往会在某一个功能上下足功夫,将其打造成吸引消费者的亮点。但像Note8这种近乎“全才”的产品并不多,而这背后的推动力量,正是来自三星对品质的不断追求。
能在某个领域创造第一很不容易,但Note8却创造了多个第一,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因为智能手机越往高端的方向做,创新的难度就越大。它不仅需要厂商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对手机全产业链的把控也必须到位,因为无论是屏幕的升级,还是拍照的提升,都会涉及到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元器件的改变。基于三星在全产业链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同时创造若干个第一也就不难理解。
三,以消费者为中心,三星建立完善的本土化服务
对于三星、苹果这类外来企业而言,要想在中国市场长久立足,不仅要靠创新的产品,也要重视中国的消费者,进行充分的本土化。而三星在这一层面也做得相当不错。
例如,三星为中国消费者推出了专属管家服务,强化售后服务升级,以解除中国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另外,三星之前还举办了S8高端体验馆全球巡展,对中国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三星所带来的优质、深度的高科技智能体验。
另外,三星在中国市场已经从单纯的投资设厂生产环节,发展到如今包括设计、研发、采购、生产、售后在内的完整本土化体系。这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可以极大的降低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生产、销售成本,为中国消费者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其次,它可以最快的将创新的技术转化为实际的产品,缩短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升级的周期,实现唯快不破的产品战略。
总的来说,三星Note8能在中国手机市场掀起巨大的波澜,背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信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未来三星还能创造更多奇迹。(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10-18
在经历2015、2016长达两年的迅猛发展之后,网络直播逐渐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热点。一方面,行业玩家急剧增长,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两三百家的规模,大量玩家的加入推动了这一行业的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直播对信息的呈现更具多维度优势,而且不拘一格的吸纳各种风格、属性的内容,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网络直播的品牌声量也得到了大幅增强。
不过,这一新兴领域也并非无懈可击,随着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行业乱象频频出现,尤其是部分平台为提升知名度,扩大人气和流量,屡屡出现拼颜值、秀下限、打法律擦边球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这背后存在诸多不可控的风险,也为直播行业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直播行业为何屡屡爆出低俗事件?
对此前的媒体报道进行不完全统计,我们发现,国内至少有十多家知名直播平台曾出现严重的低俗事件。这不仅在业界形成了恶名,同时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据报道,自去年国家网信办颁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来,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万个违规账号和约9万间直播间被“封杀”。说明相关部门对网络直播的监管力度正在强化。
那么具体来说,直播行业为何屡屡出现低俗事件?这背后的症结到底在哪里?首先,网络直播因其具备开放的特性,在传播低俗内容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流量始终是硬通货,而低俗内容历来不缺乏市场,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直播企业铤而走险。第三,在网络直播发展之初,政策监管并不是到位,近乎“真空”的监管状态令部分平台有恃无恐,大肆传播低俗内容,不过随着监管的强化,这种情况已经大为缓解。
总的来说,直播行业屡屡爆出低俗事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无论是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监管的不断强化,都要求直播平台进行更严格的“自律”,尽量避免低俗内容出现。
二,传递正能量应当成为网络直播主旋律
众所周知,现在这个时代提倡“正能量”,那么对网络直播这种新型媒体而言,传递正能量也应当成为主旋律。比如最近,天鸽互动旗下喵播直播外卖小哥主播就火爆网络,树立了极高的关注度。原因在于,外卖小哥通过全面、详实的直播展现了这类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面貌,引发了大量网民的共鸣。不少人认为,外卖小哥在喵播上的直播,为这个社会相对普通的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发声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原来有这么多普通的工作者在默默的奉献,为城市发展推波助澜。
除了这类直播外,还有其他一些直播内容也是在传递正能量。例如不久前,一些网络直播团队就前往非遗文化发源地,走访非遗技艺传承人,向网友展示世界级非遗项目。相比传统纪录片,这种模式制作成本更低,也更高效,在题材选择、内容编排方面不必像传统纪录片那么正统,能以不同的风格、视角来展现、诠释,这正是网络直播的特性和优势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网络直播平台而言,未来要传递正能量,就必须要进行更深的挖掘,从社会上找到被大众所忽略的、有价值的东西,再结合网络直播的特性,整合各种优质资源打磨成精品,这就是对正能量的传递。
三,游戏规则恐生变,直播平台应主动寻求变革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直播行业正在摒弃低俗内容,通过正能量树立持久的影响力,建立稳定、健康的商业模式。基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说网络直播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拼颜值、秀下限、打法律擦边球的经营策略恐怕将不再凑效。
而推动这种游戏规则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监管的不断强化,二是行业的不断成熟。那么直播企业应当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在天鸽互动看来,网络直播经营者应当做好自身的监管职责,把直播环境向积极方向引导,体现网络直播价值和能量。换言之,与其被动适应这种变化,不如主动寻求变革。
当然,这一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部分平台靠着低俗内容已经做得比较大,要突然转变风格和理念,谈何容易。而且,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有的平台肯定还要想方设法逃避监管。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部应当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对同业者传播低俗内容要积极检举揭发;另外,对用户而言,一旦发现这类问题,也要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杜绝低俗,让网络直播走上传播正能量的路线。(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10-13
最近,阿里巴巴云栖大会和达摩院很好的在IT产业示范了什么是“霸屏”效应,由于连续多日占据多家科技媒体的头版头条,致使很多人产生了“审美疲劳”。不过,口才绝佳的马云不会错过这绝佳的机会,在云栖大会上,马云爆出了很多“金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句——“若只是挖空心思赚钱,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没出息的公司”。
然而几乎在同一时刻,数百家天猫商家却齐聚位于杭州的阿里总部,不是为云栖大会站台,而是为自己维权,讨要被清退说法。根据媒体报道,由于天猫商城续约考核标准公布时间过晚,且天猫对于标准的更改未能及时、全面地通知商户,导致一千余家天猫店铺将从2018年起被强行清退。眼看着清退时间逐步逼近,为了寻找解决路径,数百家天猫商家齐聚阿里总部讨要说法,因为对这些天猫商家来说,此事关乎自己的生计。
一方面是马云对阿里的价值观高谈阔论,另一方面是天猫商家奔走维权,用“饱汉不知饿汉饥”来形容似乎最为贴切了。那么天猫商家维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又能说明阿里的什么问题?
一,天猫商家维权背后有哪些东西值得思考?
对于天猫这种体量的电商平台而言,商家的价值不言而喻。在笔者看来,商家和天猫就是一种共生、共赢的关系,没有广大商家的支持就没有天猫的今天,当然,很多商家也确实通过天猫赚了钱。按照马云的理论来讲,只有帮别人赚了钱,阿里才能赚到钱。
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天猫要清退商家,而商家又要想方设法维权呢?据蓝鲸TMT了解,今年9月份,天猫商城通知一千余家天猫店铺,因店铺动态评分未能满足2018年天猫商城续签考核标准,天猫将不再与上述一千余家天猫店铺续签合作协议;2017年12月31日后,全部店铺将被强行清退,失去天猫商城经营资格。其中一位商家负责人安先生对蓝鲸TMT透露称,往年天猫商城给出的续签标准是考核商户7、8、9三个月的动态评分,主要包括卖家发货速度、卖家服务态度、商品描述符合度这三项考核内容,天猫一般会在每年7月出一个动态评分的数据看板,方便商户随时监控自己的评分。“但今年的续签考核规则改了,考核时间从2016年10月1日到2017年9月30日,而理应在去年10月公布的数据看板直到今年7月才开始公示,整整晚了九个月。”此举直接导致商家被动失去整改和续约的资格。
按照商家的说法,天猫对考核规则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由于晚了九个月进行公示,致使商家无从应对。这种做法对商家显然不公平,维权是情理之中。根据安先生透露称,目前自发组织维权的天猫店铺已组建了两个维权群,当前的总人数大约在300人,人数还在增长中。“甚至有年营业额在3000万以上的都没过,涉及的总金额不会低于20亿元。”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很难理解,因为天猫是靠商家赚钱,如果清退了部分商家,是否也会导致天猫利益受损?如果天猫是为了通过更改考核规则来提升平台整体的服务品质,又为何会不与商家及时沟通呢?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文章——《天猫商家的无奈:成本20元但卖60也亏本?背后真相惊人》,里面提到了天猫商家经营的各项成本,其中推广成本已经成为了天猫商家经营成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你不推广就没办法获得足够的流量,而你推广费用越高天猫自然赚得越多。但对天猫而言,其流量入口毕竟有限,而且随着用户量和市场的饱和,也逐步接近天花板。所以,真正能帮助天猫赚大钱的,还是那些舍得花钱推广的商家,相反,不舍得花钱推广的商家,对天猫而言就显得无足轻重。
不知这能否为这次商家维权事件提供一些解释。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天猫都应该充分考虑商家的利益,不能过于霸道。之前有媒体报道天猫存在二选一的情况,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天猫的品牌形象,这一次,天猫不能重蹈覆辙。
二,从最近一系列事件看阿里价值观是否出了问题?
除天猫商家维权事件之外,最近阿里还遭遇了一系列风波,继此前与罗永浩的锤子手机投资入股事宜被前者股东的公开炮轰之外,前不久,因与初创企业的APP合作引发“抄袭”风波又遭致创业者的声讨。
事件起因与“你今天真好看”APP创始人吴亮在某网站发布得一篇文章——《在今天这个故事里,阿里巴巴就是四十大盗》。在该文章中,吴亮回顾了它们与阿里巴巴健康平台事业部洽谈合作、对接测试,到疑似抄袭产品手机淘宝上线及合作终止的全过程,图文并茂,还有大量聊天记录,看上去内幕相当劲爆。
后来,天猫发布了抄袭风波事件调查及处理结果,天猫表示,“智能测肤”在功能说明和口播文案上,存在向“你今天真好看”团队抄袭行为,并决定永久下线“智能测肤”功能,但认为不存在盗取代码行为。其实不管是否存在盗取代码行为,这事都算得上天猫的一个污点。
再往前追溯,还有顺丰和菜鸟互撕的事件,针对顺丰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一事,双方各执一词。顺丰方面指出,菜鸟以数据安全为由暂停丰巢数据接口,有针对的封杀丰巢,进而引发顺丰主动停止与菜鸟的数据对接,根源在于阿里方面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但顺丰不从,导致矛盾激化。
俗话说事不过三,结合最近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阿里的价值观,可能真的出了问题。
在笔者看来,如果马云那句“若只是挖空心思赚钱,阿里巴巴就是一家没出息的公司”要真正兑现的话,至少阿里应该重视创业者、重视合作企业、合作商家的利益,而不是引发创业者控诉、合作商家维权、合作企业怒怼。一家企业理应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赚钱,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做大做强之后,更应该具备企业责任感,树立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马云不应该只是喊口号,更应该落到实处,只有这样,阿里才能越发壮大。(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随着Note8首销的不断深化,这款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也是有目共睹,堪称安卓阵营中的最强旗舰。而在这个阶段,业界也不免将其与 IOS 阵营中的 iPhone X进行对比,因为相比而言,同样作为苹果旗舰的 iPhone X却黯然失色。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巨大的反差?这对业界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全面对比Note8和iPhone X,我们发现,Note8除在硬件配置方面引领行业潮流之外,在产业链以及本土化服务方面也充分迎合中国市场,并与中国消费者进行了密切的情感沟通。在这种背景下,Note8显然比iPhone X更懂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是Note8力压iPhone X的根本原因。
硬件配置方面,Note8赢得很漂亮
相信不少媒体和机构已经对Note8和iPhone X进行过对比,在硬件配置方面,总体上看,Note8赢得很漂亮。尤其是Note8延续了S8广受好评的“全视曲面屏”设计,屏幕尺寸达6.3英寸,分辨率高达2960*1440,并保持了83%的超高屏占比与极窄边框设计,加上18.5:9的屏幕纵横比,虽然Note8的屏幕很大,但依然提供了良好的握持感和操控感,而且无论是看大片还是玩手游,都能提供惊艳的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iPhone X采用的是非曲面全面屏,在视觉效果上不及Note8的全视曲面屏,并且异形的“额头”也不是所有用户都能接受。就这一点来看,Note8就有不小的优势,除此之外,双重光学防抖、S Pen等配置也大幅提升了Note8的竞争力,鉴于篇幅这里不一一赘述。
产业链方面,三星优势突出
随着智能手机发展进程的不断演进,厂商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产品竞争扩展到综合的产业链竞争。在产业链层面,三星电子发展至今,已经拥有绝对的产研优势,在摄像头、内存、闪存、屏幕、电池等核心元器件上都可以实现自产自销,供应链优势完胜苹果。就拿iPhone X来说,其屏幕还需三星供给,自身供应链短板严重,长远来看,二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为产业链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成本,由于三星在核心元器件上可以实现自产自销,因此更容易控制成本,实现产业协同,推动产品性价比的提升;其次是创新力,以全视曲面屏为例,这里面涉及的并不仅仅是屏幕的简单改变,而是诸如天线、听筒、指纹识别、前置摄像头等一系列主要元器件的大改变,不具备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将举步维艰。
专属管家服务解除用户后顾之忧,树立本地化优势
对三星和苹果这对外来者而言,想在中国市场扎根,本地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三星提供专属管家等特色化服务,给予中国消费者硬件和软件上的特殊待遇。伴随着Note8的推出,这次三星全面升级了专属管家服务,首先是6个月优惠换屏服务——对于手机因意外跌落、碰撞、挤压受损所导致的屏幕(包括显示屏或触控屏)碎裂,6个月内顾客可以500元的优惠价格更换屏幕一次。不仅如此,如果手机在12个月内电池出现性能故障,消费者可免费更换,用户还可以在18个月内享受一次零售价5折的电池更换服务。同时三星还增加了5折购买S Pen的服务。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专属管家服务的使用体验满意度高达94%。
相比之下,苹果在本土化服务方面乏善可陈,无论是产品制造,还是市场营销,以及售后服务,几乎没怎么顾及中国消费者的感受。一直以来,苹果在中国市场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态度,虽然饱受诟病,但无奈果粉太多,苹果的销量也比较不错。但随着市场不断成熟,包括三星以及一系列国产品牌的挤压,苹果的人气明显大不如从前,iPhone X表现不佳就是一个信号。
现如今,国内手机市场的成熟不仅表现在消费者对产品及价格的对比更透明、详实上,更重要的是售后服务。三星的专属管家服务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用户场景的复杂性,对于日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意外跌落、碰撞、挤压等都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同时,电池出现性能故障可免费更换这一服务无疑增强了用户对三星的信任,延长了用户使用三星产品的周期。总的来说,用户使用起来没有顾虑,也更贴心,这种独特的用户体验,是iPhone X所不具备的。
实际上,无论是产品创新、产业链布局还是售后服务,三星都比苹果做得好,也比很多国产品牌做得好。在任何一个层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三星锐意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带动Note8创造更多的奇迹,而三星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众多厂商学习的榜样。(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