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7-08-30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复杂化,国内外优质企业被国外投资机构沽空的事件偶有发生,以著名的机构浑水为例,单中国概念股中,被浑水做空的公司就有不下十家,比如展讯通信、新东方、辉山乳业等等。而这类机构做空中概股的策略无非就是发布一些报告,对企业的业绩、业务进行质疑,达到打击股价从中牟利的目的。
无独有偶,台风“天鸽”肆虐香港之前,沽空机构爱默生也对天鸽互动发出了40页报告,对天鸽互动的运营业绩进行质疑。不过,随即天鸽互动发布了财报和澄清公告,那么这两者是否能对爱默生进行有力驳斥呢?
财报显示,自去年转型移动端至今,天鸽互动业绩持续强劲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来自在线互动娱乐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6.0%。毛利率依旧维持较高水平并升至85.6%,较去年同期增加13.4百分点。在用户数方面,天鸽互动注册用户已升至3.52亿户,月活跃用户2657.7万人,同比增长42.8%,其中移动端月活跃用户由去年同期37.7%升至62.3%。主播数量11.6万人,同比增长44.2%;直播房间数量7万间,同比增长24.4%。
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天鸽互动发布了一份澄清公告。公告中指出,强烈否认爱默生出具的报告中有关指控,认为有关内容并不属实且极具误导性,并对报告中对天鸽互动主要指控之荒谬和明显严重错误之处进行必要和简要的响应。天鸽互动还表示,爱默生并无联络亦无造访天鸽互动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以核实该所提述的任何资料。为维护天鸽互动合法权益及其股东权益,针对此类严重、无根据、虚假或误导性的指控,天鸽互动正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及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对该报告负有责任的相关实体及有关个人提起法律诉讼,同时向执法机关报告以进行调查。
应该说,天鸽互动无惧沽空质疑强势复牌,而优秀的业绩无疑是坚实后盾。那么在天鸽互动看来,爱默生的报告到底存在哪些呢?这里列举几个重点:
第一,无依据的使用不实信息。爱默生报告前并未直接与天鸽互动核实数据,其指控天鸽互动分销商的收入不支持天鸽公布的2016年的业绩,且其所指六家分销商其中三家包括所谓最大分销商海象,并非集团的分销商。
第二,不专业的使用六间房作为对比。在澄清公告中天鸽称收到艾瑞书面声明,引用的数据2013年六间房以网页端为主(39.3%),9158(2.1%)和新浪秀(2.0%)以其客户端软件为主。客户端软件需要独立下载、安装,而网页端产品不需要注册,访问方便,更易获得浏览用户数激增。天鸽表示,将网页端和客户端软件用户渗透率直接比较并不能反映用户特别是付费用户的真实需求,上述两种模式直接对比,不具有合理性。
第三,根本不熟悉天鸽的业务发展趋势。在天鸽2016年业绩报告中,自16年初开始移动直播业务后,在2016年第四季度底其手机月度活跃用户占月度活跃用户总人数的47%。而报告中提及的同时在线用户数量并未包含天鸽手机在线直播平台的同时在线用户数量。即未在充分了解天鸽业务发展趋势的情况下,作出了月度活跃用户虚高的指控。
第四,不合理地以错误假设计算带宽费用。根据2016年公开资料将天鸽与同行业对比,其带宽托管费用和月度活跃用户的相应比值,结果显示天鸽的比值并无不合理之处。
从天鸽互动的反馈来看,很明显,爱默生确实犯了一些错误。实际上,类似的沽空案例在之前已经出现过多次了,当然,部分企业确实有问题,被沽空以后也遭遇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天鸽互动因为发布了Q2业绩,加上对事件进行了全面澄清,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另据观察,以前做空多数直接称“财务造假”、有铁证,而爱默生的报告并无实质内容。但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这些机构为什么要沽空企业?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利,通过沽空企业造成股价大幅波动,某些投资机构就可以乘机捡便宜。如果企业澄清,那么股价自然会回升,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从资本市场上获得暴利。实际上,这种做法早已经“臭名昭著”了,不过,如果企业要和这些沽空机构打官司,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这些机构并无实际联系地址和法人,即便赢了,影响也已经造成,相关损失也很难挽回。
其次,作为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而言,各种信息应当尽量透明化,避免给沽空机构以任何的机会。从这次天鸽互动的案例来看,天鸽互动作风一向稳健且现金充裕(15.5亿),并在第一时间及时澄清了,加上Q2财报的发布,最大程度弱化了影响,对沽空机构而言无异于“打脸”,因此,天鸽互动这次的策略和经验也值得更多的公司借鉴。(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29
前不久,国内著名电子商务平台京东举办了818手机节活动。和往年一样,今年的818手机节也提供了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为消费者创造巨大的实惠。不过,今年的不同之处在于,京东还推出了一个金机奖评选活动,致力于为消费者评选出市场上最优质的手机。由于这是首届,意义相当重大。
从榜单来看,京东总共评选出了设计美学奖、UI设计奖、产品创新奖、人气手机奖、黑马品牌奖等若干个奖项。值得一提的是,三星Galaxy S8凭借杰出的设计和独特的创新斩获设计美学奖、产品创新奖两项大奖,成为了一众手机品牌中的大赢家。
Galaxy S8屡获大奖,竞争力获得普遍认可
实际上,除京东的两大奖项之外,S8所获得的奖项还很多,就在最近的六月到八月, S8就已经拿了若干个大奖,可谓是“拿奖拿到手软”。
在6月份的MWC上海2017大会上,三星S8/S8+赢得了“最佳智能手机”奖,本次活动的评委会由记者、分析师和市场影响力专家小组共同组成,充分考虑了物理外观设计、用户体验、简单易用性、创新性和价值等因素。能荣获“最佳智能手机”奖,这说明S8/S8+综合表现已经相当完美。
另外,6月29日在上海举办的GSMA全球终端峰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中国移动2017年终端质量报告》,该报告分为整机测评和专题测评两个方面,对多款产品的通信能力、自拍、性能、产品可用性甚至音频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在媒体评价这一块,S8/S8+位列3000元以上价格区间的前两名。另外在整机排名中,这两款产品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8月16日,欧洲影音协会EISA( The European Imaging and Sound Association )颁发了一系列奖项,其中,S8/S8+荣获2017-2018年度EISA最佳智能手机大奖,根据大会评语,S8系列获得最佳智能手机大奖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层面——全视曲面屏(Dream Infinity Display)、彪悍的性能(国行为骁龙835)和先进的拍照。
另外,前不久韩联社报道,三星S8/S8+荣获了美国EPEAT(电子产品环境影响评估工具)认证金奖。EPEAT认证由美国绿色电子委员会和UL认证共同制定和推行,评价标准包括是否使用有害物质、是否使用环保包装材料、产品能效性,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评选结果表明,三星Galaxy S8智能手机注重环保,不仅提高了充电能效,而且耳机盒和充电器包装均采用了PCR(消费后回收)材料,此举获得了业界好评。
三星已成为手机行业绝对的领导者和创新者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奖项之外,三星S8系列还获得过其他殊荣,鉴于篇幅,这里不一一列举。而通过这些奖项,我们不难看出,三星已成为手机行业绝对的领导者和创新者。
首先,三星拿到的奖项多,而且排名靠前,证明不同的机构、媒体,对三星S8系列都是给予高度评价的,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和青睐,S8系列自然有不同凡响之处;其次,三星获得的奖项类别繁多,有设计奖、环保奖等相对专业的奖项,也有其他一些综合的奖项,这说明三星对产品完美、卓越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凭借S8等产品,三星已经成为行业绝对的领导者。
其次,透过这些奖项,三星强大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非常清晰的体现。随着手机行业的成熟,产品创新门槛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厂商选择“随波逐流”,以模仿复制的方式推新产品。然而三星的策略有所不同,三星致力于通过全面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体验,比如可媲美夜视仪的夜间拍摄效果、强大而安全的虹膜识别功能、搭载世界首款10nm工艺处理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20%功耗……其中很多创新对目前的行业而言都有着引领意义。
第三,在拿奖拿到手软的同时,三星S8系列在市场方面也会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和支持。现如今,高端手机市场竞争越发白热化,作为消费者而言,对高端手机的选购标准一定是从性能、功能和体验等多个层面去判断。而从三星S8屡获大奖来看,三星在这几个层面上已经做得相当出色,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三星无疑已经成功的实现了战略突围。(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25
360安全卫士今天发了一条颇为神秘的微博,内容如下图所示。这则微博大致透露了三个信息,一个是时间:9月12日,一个是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至于会议的内容尚不明确,但从图片上的汽车轮廓来看,应该和汽车有密切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360方面对活动内容“三缄其口”,但业界已经有不少人在进行各种猜测,一时间传得是沸沸扬扬。
比如,有人认为,360是要做汽车安全卫士产品,众所周知,现在车联网越来越发达,在高度普及的情况下必然会面临潜在的风险。而360一直以来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全面的网络安全服务,进军汽车安全领域也是水到渠成,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不过,也有人认为,360可能要涉足汽车制造领域了,这种猜测看似有些“天马行空”,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现如今,互联网企业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据统计,国内至少已经有多达九家涉足汽车制造的互联网企业。那么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推测出互联网企业做汽车的大致逻辑,同时对360是否涉足、如何涉足汽车制造做出一些判断。
说到国内涉足汽车业务的互联网企业,乐视首当其冲,2016年4月20日,乐视汽车LeSEE概念车亮相,乐视汽车制造业务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另外在BAT中,百度和阿里都有涉足互联网汽车业务,2014年9月,百度和宝马签署战略协议,共同研发自动化驾驶科技。2015年12月,宝马和百度合作的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路试。至于阿里,2014年,上汽和阿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去年四月,上汽阿里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面世,证明阿里在互联网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
通过上面的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互联网企业大多选择与传统厂商合作打造互联网汽车,其中,互联网企业负责“软件”部分,而传统汽车厂商负责“硬件”部分,就像智能手机、PC的结构一样。这对于汽车产品,甚至整个汽车行业而言,无疑是一种颠覆。
那么如果360也涉足汽车制造,会以何种姿态展开?360又有什么优势呢?其实,360之前也推出过行车记录仪产品和车联网方面的产品,市场口碑相当不错,同时其防汽车黑客技术也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在这种情况下,360如果涉足汽车制造并主打“安全牌”,那么相对于现如今的互联网汽车格局而言,又开辟了一个新兴的细分模式。
当然,360是否会涉足汽车制造?目前还是未知数,相关答案可能会在9月12日揭晓。不过,如果360涉足汽车制造,笔者希望其能打破一些传统的汽车消费模式。现如今,购车养车对一般老百姓而言成本并不低,就像当年360推出免费杀毒软件之前,我们需要花费几十上百元购买正版杀毒软件,而360推出免费杀毒软件之后,收费杀毒软件基本退出了市场。因此,如果360也来做汽车,我们自然也希望360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让部分汽车消费业务从暴利走向微利,甚至是免费。(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24

23号晚上,整个IT界的关注点聚焦到了美国纽约的三星Galaxy Note8发布会上,作为三星全新的旗舰新品,Note8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三星又将以何种方式将这些惊喜呈现出来?这两个问题无疑是业界讨论的焦点,而随着三星发布会的落幕,相关悬念也终于浮出水面。

“三维立体”发布会打造“沉浸式”视觉体验

这次Galaxy Note8发布会的舞台特别炫,三个大屏幕以“三维立体”的方式组合起来,试图为观众带来全面的视觉感受,而且,这三个大屏幕既是独立的个体,又可以充分交互、高度融合。这样的效果就是观众可以获得“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以下面这个场景为例,这是Galaxy Note8“闪亮登场”的场景,从这个场景来看,三个大屏幕凸显了Galaxy Note8从下方屏幕竖直浮现,并逐步贴向左右两大立体屏幕的视觉效果。而在三星高管的演讲环节中,三大屏幕与三星高管之间的配合也堪称默契,在信息的交互方面能做到完美的无缝连接。总的来说,这场发布会秉承了三星一贯的创新理念,科技感十足。

发布会信息量巨大,但也充满人文关怀

从整个发布会的情况来看,堪称信息量巨大,不过,在若干三星高管的演讲环节中,也侧面凸显了三星人文关怀的一面。首先是三星移动总裁DJ Koh登台,在对嘉宾致谢的同时,他特别分享了三星Note系列产品的历史,同时,他特别感谢全球三星盖乐世手机的忠实用户。在DJ Koh看来,三星盖乐世手机的用户群体非常丰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三星盖乐世手机的创造者之一,其中有四分之三的用户认为三星盖乐世系列手机是他们用过最好的手机产品。

接下来,三星产品策略高级副总裁上台为观众详细介绍产品细节。他主要讲到了三个重点,第一,三星Note8凭借S Pen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乐趣;第二,Note8的屏占比非常高,采用6.3英寸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在看电影和视频的时候,传感器和摄像头不会占有手机正面太多空间,可带给用户沉浸式的体验;第三,他分享了三星Note8内部的工艺设计,这些信息不仅可以诠释Note8为何能提供强大的功能,也诠释了Note8是如何做到轻薄舒适的。

而三星另外一位高管则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分享了Note8的各种功能细节。比如,三星Note8采用后置双摄,这也是三星的首款双摄手机。值得一提的是,Note8对手机的摄像头进行了更多的改进,带来了两个独立的摄像头,其中一个为广角镜头,支持2倍光学变焦,用于拍摄远景。两个摄像头均支持光学防抖,无论拍照还是拍视频都更加出色。在现场,她还和另外一位嘉宾进行互动,全面展示了Note8的拍照特性。另外,她也分享了S Pen强大的绘画功能,S Pen支持息屏书写,无需点亮屏幕,可以书写100页的笔记,让用户创造各种各样的内容,并给用户带来智能化的体验。

现场,三星的高管与观众分享了如何用手指类型复杂任务的处理。比如,通过按下Bixby按键,说出食物照片,手机会自动打开摄像头对食物拍照并放入手机中的食物文件夹中,这种操作可以定制,实现充分的个性化。而DeX扩展可以让用户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设备进行一个无缝的链接,这一点,对企业举办视频会议非常重要,因为它真正实现了多终端的整合,无论是用户在户外,还是回到办公室,都不会对视频会议有任何影响。

之后,发布会进入尾声,活动现场特别分享一下三星Galaxy手机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心得,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共鸣。通过这些使用心得,我们也不难看出Galaxy对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的重视。

“三维立体”发布会向外界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实际上,通过这次“三维立体”发布会,三星不仅仅发布了Note8这款旗舰产品,更重要的是,它向外界传递了多重信号。

第一,三星一直致力于推动手机行业发展,走在行业前列,其领先的行业地位,不但没有丝毫的动摇,更是在不断得到巩固。

第二,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能力,三星旨在为用户创造个性化、智能化的体验。在这次发布会中,三星的高管全面深入的讲解了Note8的各类功能和体验,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意味着用户体验才是推动三星持续创新的核心助推力。

第三,这次“三维立体”发布会为手机发布创造了全新的形式,其不仅具备科技化的特性,更能为用户带来独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在这种背景下,外界对Note 8的各项功能、特性必然会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推动Note 8大卖,也为手机发布会树立了全新的标杆。(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23
随着城市“停车难”问题愈演愈烈,近年来,智慧停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政策层面,国务院此前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智能停车等服务,凸显了政策对智慧停车的引导和支持。在资本层面,国内包括喜泊客、停简单等智慧停车企业均拿到了B轮融资。以喜泊客为例,去年11月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9000万人民币。这充分证明在互联网+O2O寒冬后,智慧停车已成为最受资本青睐的行业之一。既有政策为依托,又有大量风险投资的介入,再加上旺盛的市场需求,智慧停车行业实现迅猛发展也就不难理解。
实际上,在国外,智慧停车也已经成为“风口”。在美国,智慧停车产业链和生态圈正在逐步得到构建,主要细分为停车诱导、停车预约、代客泊车、移动付费四种模式。在新加坡,智慧停车主要实现方式包括电子停车系统(EPS)和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英国的实践方式相对简单,车主在出门前可以在政府开辟的收费停车场网站上预订自己需要的停车位置和时间,并输入信用卡号码即可。总的来说,不同国家对智慧停车的实践模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采用了信息化、数据化的模式来推动智慧停车发展,而这正是智慧停车的核心所在。
而在国内,从2015年开始,智慧停车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最高峰时200多家企业蜂拥入局。目前,以上海为例,规模最大的公司是喜泊客。成立于2009年的喜泊客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一直致力于停车大数据的应用的高科技公司。喜泊客自2013年起开始布局“互联网+”停车生态领域的各个环节,至今已形成了停车大数据采集、车联网停车应用入口、城市级线上停车数据处理支付平台 、城市级智慧停车场库建设和运营的商业闭环。
据悉,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能提供商用级别的城市实时停车数据RTPI(Real Time Parking Information)公司仅有三家,而深耕停车领域多年的喜泊客是其中唯一的一家中国公司。近日,喜泊客还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基于物联网及室内定位技术相结合的全流程智慧停车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汽车联网、停车场联网和硬件设备联网,以及这三者的互联互通不仅实现了原有“智慧停车”中车牌识别且打通线上支付的功能,更实现了精准的车位预约、室内导航、反向寻车等应用,从而使得整个停车流程更加的智能化。
数据统计显示,喜泊客RTPI已经覆盖了中国30大汽车消费主流城市的近500多万个停车位,并早在2011年就成为了世界顶级汽车奔驰、沃尔沃等厂商以及知名图商高德地图的供应商,服务一直提供至今。目前喜泊客的停车业务平台,管理着江浙沪、北京共超过200多个智能停车场库,为这些场库提供支付结算和停车相关业务,包含线上和车内停车费支付,不停车出入口控制管理,线上和车内车位预约管理、充电桩信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管理等。
除喜泊客这种模式之外,智慧停车还衍生出了其他的一些模式。比如丁丁停车主打车位共享经济,通过地锁将闲置车位出租出去。具体来说,丁丁停车自主开发智能车位地锁,与手机APP连接,当车主开启共享功能后,就能把车位的闲置时段出租给有需求的车主。这种模式在缓解停车难的基础上增加了车位所有者及管理方的收益,对于智慧停车的普及具有参考价值。然而丁丁停车本身无法提供车场导航、车位引导等与停车密切相关的功能,这是一大软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国内智慧停车不仅发展迅猛,形成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发展理念。但是“停车引导”技术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的核心能力之一,单纯的共享车位模式难以形成用户闭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智慧停车行业必然会朝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城市普遍面临的“停车难”现状或将因此得到彻底改变。(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22
国内手机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产品阵容还是市场规模,都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不过,在这种近乎于“野蛮增长”的背后,整个行业却隐藏着一些隐忧。例如,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产品只注重视线上的口头传播,而忽略了产品最本质的线下体验环节,导致消费者无法真正、全面的认识一款产品,并与商家之间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这类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手机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线上口头传播为何不能替代线下体验环节?
所谓线上口头传播,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网上各种测评让用户对产品有着更深入的了解,现如今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了解数码产品的频度大大增加,因此,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也被众多厂商所用。通过这些信息,消费者可以很清晰的了解一款手机的参数、功能等等。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传统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手机行业的发展。首先,直白的参数和功能介绍太过抽象,并不能准确传递数码产品的用户体验。现如今,智能手机在体验层面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去描述的,比如在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功能上,如果用户不切身体验,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只有基于线下体验环节,用户才能真正了解一款手机的功能和体验,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二,三星S8高端体验馆全球巡展,打造独一无二的科技秀
而三星对于线下体验有着深刻的见解,最近,三星举办了Galaxy S8高端体验馆全球巡展活动,致力于对S8进行科技普及。其中7月25日为重庆站开幕日,本次活动三星旨在通过汇聚众多高科技智能终端设备以及多样本地化服务让重庆的消费者近距离体验三星的高科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庆开幕的体验馆场内所有设备均在德国精心打造,其目的是为消费者带来优质、深度的高科技智能体验感受。
据介绍,本次在重庆落成的Galaxy S8高端体验馆包括若干个体验区,如360度雪花水晶球体验区、盖乐世健身体验区、俯式冰橇体验区、太空对战体验区、IP68展示区、游戏体验区、销售服务区等等。接下来,我们针对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体验区进行介绍。
例如在360度雪花水晶球体验区,用户可结合Gear 360全景相机感受真实的暴风飘雪,甚至将奇妙的体验打印成照片,分享留念。而在盖乐世健身体验区,用户佩戴上Gear S3智能手表就能体验网球、游泳游戏,还能实时记录运动状况,并与现场其他参观者进行PK。在太空对战体验区,用户可模拟太空舱,一边飞行一边作战,感受紧张而刺激的太空旅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服务区,三星还为购买S8的顾客现场提供免费贴钢化膜服务,为中国消费者定制的专属管家服务还将为产品保驾护航,现场设有三星咖啡,让用户在悠闲小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三星Pay所带来的便利安全的支付体验。
通过这次在重庆的开幕式,我们不难看出三星Galaxy S8高端体验馆全球巡展系列活动有如下几个意义:
第一,三星为手机产品如何开辟线下体验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范本。三星通过分体验区的方式,全面展示了Galaxy S8及三星周边配套产品的创新与颠覆,让用户可以切身感受到三星产品截然不同的体验。这种高端体验活动堪称手机行业独一无二的科技秀。
第二,通过这次活动,三星也向外界诠释了其对手机全生态的深入布局。众所周知,手机产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其多元化、智能化的功能和体验更值得深入挖掘。三星的策略是,通过结合三星Gear、Gear 360、Gear VR、Samsung Pay等终端和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深入的体验,营造更丰富、更有趣的科技生活。从活动反馈来看,这种策略备受市场所青睐,而这也必将巩固三星在手机全生态层面的优势。
第三,这对三星产品和品牌影响力将会是巨大的提升。由于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三星产品和技术的机会,这对于提升三星的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认同度有着重要的价值。对消费者而言,通过体验再来决定是否购买相关产品,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盲目选购,并引导手机行业理性消费。
三,手机行业新零售时代,三星打造科技和人文紧密结合的新业态
从零售的角度而言,三星此次活动还充分诠释了新零售概念应当如何走向落地。所谓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将线上服务与线下体验全面结合,实现线上线下的充分联动。这次三星举办的活动,显然与新零售的理念不谋而合,属于新零售在手机行业的最佳应用。
在丰富手机行业新零售内涵的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三星的Phone+战略也得到了充分的深化。所谓Phone+战略,在三星看来,就是要摆脱智能手机传统印象的束缚,通过将S8与三星Gear、Gear 360、Gear VR、Samsung Pay等周边产品和服务的无缝链接,为消费者创造更加智能的用户场景,并打造出科技和人文紧密结合的新业态——例如,Galaxy S8通过三星DeX 扩展坞连接显示器可以实现桌面式的办公体验;连接Gear 360全景相机,提供360度全景直播功能,用户可实时分享360度的4K画面……
相信这次活动对三星而言只是一个开始。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持,三星不仅能推动手机行业新零售时代的来临,更能打造出全新的手机产业生态体系,而且这种基于高端体验馆的科技秀,未来必将成为主导产业潮流的重要力量。(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15
8月15日,京东815周年庆正式拉开了帷幕,和往年的这个时间一样,电商行业又开始热闹起来——8月15日凌晨,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在微头条上发布了一则消息,内容如下:“刚收到苏宁易购线上团队发来的战报!50分钟!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712%,这是所有苏宁人的共同努力! 京东刘总曾扬言说京东价格比苏宁低?苏宁欢迎任何友商比价! 不过我要说的是,家电第一主场永远是苏宁,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更是。”苏宁易购总裁在京东815的节骨眼上发布这么一条微头条,其意图颇为耐人寻味。
随后,京东家电在微头条回复了这条信息呛声苏宁,内容如下:“侯总,看来我们需要提醒您一下,家电的主场早已经是京东而不是苏宁了,您该醒醒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这个月初刚刚发布的《2017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说得很清楚:“2017年上半年,京东拿下家电网购市场61.3%的份额,天猫则占28%,苏宁易购占9.4%,京东全渠道最大家电零售商的地位暂难撼动。”我们理解您想要阻击京东815的急迫心情,但以不足10%的份额大谈“50分钟的同比增长”,大众看到的只是心虚。家电主场不是喊出来的,是卖出来的,是消费者的选择造就的。我们奉劝侯总少喊口号,多想想怎么自己脱困吧,您也别再发头条蹭流量了,我们不会再回复,到此结束。”
在笔者看来,京东家电可谓是“一针见血”的点出了苏宁易购总裁发布上述微头条的意图。众所周知,京东为815周年庆造势已久,而且,京东已经占据家电网购市场超过六成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苏宁却不偏不倚的拉上京东PK,颇有一番“怼”的意味。但京东的回怼也非常有力度,直指苏宁份额低的这个弱点,言下之意非常明确,既然苏宁易购份额不到京东的六分之一,又如何担当“家电第一主场”呢?而且,50分钟的销售额增长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毕竟两者的基数相差太大,完全没有可比性。
一,京东缘何能拿下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
拿下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京东领头羊的市场地位不容撼动,更重要的是,仅仅用了九年,京东就推动家电渠道完成了“线下为王”到“线上主导”的彻底变革,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京东是如何做到的呢?
众所周知,在九年前,消费者购买家电主要通过国美、苏宁这样的线下渠道来完成。而京东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京东告诉消费者通过网上购买家电不仅方便,而且价格还更便宜。在2012年著名的“815价格大战”之后,京东的价格优势更深入人心。后来,京东又于2013年11月推出了“30天价格保护,30天质量问题可退货,180天质量问题可换货”等远高于国家标准的服务,以解决消费者网购家电的后顾之忧。正是在这种策略之下,京东家电得以不断崛起。
而京东家电在不断做强做大的同时,也致力于通过更开放的对外合作为家电行业树立更高的产业标准。比如京东在2016年3月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这两个家电业权威机构推出了“家电选购指数”,引导消费者购买优质家电;后来,京东还配合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执行,联合国内外知名空气净化器厂商成立了“空气净化器诚信联盟”,只有完全符合新国家标准的产品才可在京东售卖。同年10月,京东家电又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和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京东小家电准入标准和实施规则,保障了消费者从京东选购的小家电品质。
不难看出,京东要做的不仅仅是通过自己的渠道把家电产品售卖出去,还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合作形式,推动家电产业朝更高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这对于引导家电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大家电配送这个难题上,京东不仅通过自建仓储物流的方式覆盖到全国各级城市,实现大家电高效配送。更重要的是,最近三年京东家电也一直在深度下沉渠道。目前京东家电专卖店已累计开店近4000家,覆盖了2.5万个乡镇、45万个行政村,对农村消费者而言,购买京东家电不仅方便,而且这也是一大福利。因为在以往,由于农村市场家电价格不透明,加上农村互联网覆盖率低,消费者很难买到价廉物美的家电,而京东此举将让农村消费者在线下也享受到等同于线上的实惠。
二,家电零售竞争已从价格战升级为综合战
回到这次京东和苏宁的“互怼”上,在笔者看来,苏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家电零售竞争已经从价格战升级为综合战的大趋势。且不说在市场份额上,京东具备无可匹敌的优势,就是在价格上,如果让双方“敞开”竞争,恐怕京东也不会输于苏宁,而单独拿某一天,或者某一个电商节来说事,显然没有代表性。
而抛开市场份额和价格不谈,在对整个家电行业的布局上,京东也更深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说过:“第四次零售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电商基础上、又超越互联网的一次革命。零售业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成本、效率、体验;零售的改变其实是背后零售基础设施的改变。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未来行业的机会。”如今,京东正是围绕着这一理念在做。
那么对于家电企业和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其实,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京东不仅仅是要把家电卖出去,还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家电行业转型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和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家电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将从中受益。而这也必然会反过来刺激京东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并强化京东家电的渠道优势。
所以,在对家电行业的布局方面,京东的“逼格”明显高出不少。基于这种背景,笔者建议苏宁其实可以借鉴京东的一些思路和策略,而不必靠怼京东的办法博人眼球,因为这种做法恐怕不会有任何成效。而对京东来说,不必介意苏宁怎么说,因为京东已经坐稳全渠道最大家电零售商之位,对整个电商行业的影响远非竞争对手可比,其巨大的优势是任何对手都难以撼动的。(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14
8月10日,日本《近代建筑》杂志刊登了一组海尔亚洲研发中心大楼日夜交替的照片,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海尔亚洲研发中心是家电行业未来前沿技术的源泉。同时,《近代建筑》还结合海尔近年来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对海尔亚洲研发中心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近代建筑》杂志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建筑杂志,刊载丰富的著名建筑的实录,优秀的学术论文及评论,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施工方法的最新信息。此次《近代建筑》杂志对海尔亚洲日本研发中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透露出了怎样的信号?它对全球制造业发展又有何启示?
全球领先的保鲜技术出自海尔
6月27日,海尔三门全空间保鲜冰箱A3FE735CWJ获得了德国VDE保鲜认证,这是国际公认的最严苛的标准,而海尔也是目前行业里唯一通过该认证的企业。此次获得德国VDE认证的智能恒温技术正是来自于日本的海尔亚洲研发中心。此外,干湿分储、精控微风道这两项技术也一并通过了德国VDE保鲜认证。
智能恒温技术究竟能对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呢?简单来说,智能恒温技术解决了普通风冷冰箱冷冻室化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10℃温差波动难题,能够保证冷冻室食材的原汁原味。海尔在全国卖场演示的“一掉一浮”的弹珠实验可以清晰的展示该技术的特性——卖场人员在完全结冰的两杯酒水上放置弹珠,然后分别将酒水放入传统风冷冰箱和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中,三天后,传统风冷冰箱因为平均每40小时化霜一次,每次持续1小时,这个过程使冷冻室温度上升超10℃,导致冰块融化、弹珠下沉。而海尔冰箱原创的智能恒温技术能够在冰箱化霜时防止热气进入冷冻室内部,同时智能调节制冷周期,实现冷冻恒温,从而使冰冻酒不化,弹珠不沉。
这一技术的研发正是来源于用户的需求。在2010年的冰箱产品调研中,中国和东南亚的很多用户反映冰箱冻肉颜色发白,而且干净的肉化冻之后会流血水等痛点问题。经过研发人员实验发现,当时普遍采用的风冷冰箱冷冻室内反复化霜和冷冻,冰渣刺破食物细胞壁导致水分流失,出现了冻肉发白、流血水等现象。研发团队经过18个月实验室研发和12个月量产实验,通过智能恒温技术达到了整个冷冻室冷冻恒温。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冰箱冷冻室“只冷冻不保鲜”的难题,真正做到了“全空间保鲜”。
忠于用户是海尔研发创新活力的源泉
这一全球唯一领先技术背后,是海尔亚洲研发中心的冰箱研发团队。团队负责人馆野恭也是一名老三洋人,在海尔收购三洋后加入海尔成为冰箱研发团队的技术骨干。
馆野恭也告诉记者,智能恒温技术研发成果提交后,曾因为成本过高,难以量产。在传统的制造业研发、生产链条中,这项技术有可能因为难以量产而无法走进万千用户家中。但在 “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海尔亚洲日本研发中心联合了日产、欧姆龙等多家外部资源成立了6个产学协同研究室,共同进行技术突破。馆野恭也说:“在过去,每个研发人员注重的是研发项目的质量、成本和交货(QDC,即Quality, Delivery, Costs),而眼下,我们的衡量标准全部变成了来自用户的价值、价格和市场时机(VPT,即Value, Price, Timing)。”用户和市场成为推动海尔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馆野恭也[左一]在参加视频会议)
类似的故事在海尔全球研发平台上还有很多。海尔在全球拥有十大研发中心,每个研发中心根据当地市场的用户需求不断迭代更新技术和产品设计。在美国,GE Appliances的First Build平台上,诞生的最快可实现2分钟速烤的专业级家庭披萨电烤炉成为全球最快披萨炉。
据了解,在GE Appliances专业级家庭披萨电烤炉诞生之前,美国用户在家中通常采用家用烤箱烤制披萨,不仅耗费长达30分钟的时间,还必须搭配新风系统,为美国家庭用户的披萨自制带来了繁琐的使用体验。而作为目前唯一一款专业级家庭披萨电烤炉,Monogram Pizza Oven大幅度缩短了披萨的烤制时间,最少只用 2分钟便可以烤制出一个口味绝佳的传统拿波里风格的披萨,以高效简洁的操作体验迅速获得了美国用户的青睐。这款披萨炉界的“猎豹”以最快速度,验证了海尔开放式创新理念在全球的普适性。
在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增强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海尔,用户需求是一切创新的源泉,这是有别于其他家电品牌发展的新路径,也是家电行业革新的新方向。放眼全球,海尔以用户为核心的创业创新平台俨然成了全球家电可借鉴的样板。
2017-08-11
10日,国内领先的视频直播平台欢聚时代YY发布了Q2财报,财报显示,YY Q2净营收为人民币26.090亿元(约合3.8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7%;净利润为人民币5.737亿元(约合84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1%。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5.972亿元(约合881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2%。应该说,YY Q2业绩延续了之前一贯的“稳中有升”的态势——根据YY发布的Q1财报,净营收为人民币22.670亿元(约合3.2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4%。净利润为人民币5.432亿元(约合789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0.7%。对比Q2业绩,YY的增长势头并无明显变化。
而YY财报的发布,也让业界持续关注陌陌与天鸽互动,众所周知,这三家企业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年收入能近10亿的直播平台,基于这种“头部效应”,三巨头的发展趋势基本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基于YY的财报数据,业界人士也普遍看好陌陌与天鸽互动。实际上,在Q1财季,陌陌与天鸽互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陌陌Q1净营收同比增长421%,利润同比增长615%;天鸽互动营收同比增长61.0%,净利润同比增长151.3%。在这种强劲增长的背景下,陌陌和天鸽互动Q2季报也会大概率“亮眼”。
当然,这三大巨头能取得不错的发展成绩,除与他们本身的资源、实力密切相关之外,和行业大背景也不无关系。基于前两年的野蛮增长之后,直播行业逐渐步入了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这决定了行业领头羊也将获得稳健增长的外部环境。
一,市场快速成熟,用户规模超3亿
众所周知,最近两年国内先后诞生了上百家网络直播平台,如此庞大的阵容不仅推动了网络直播市场的快速成熟,也推动了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激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可以说,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互联网基础服务。
同时,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直播平台在市场拓展方面,正在从之前的一二线城市朝三四线城市迈进。像花椒已开始“刷墙”进行宣传,在饱和市场外找寻新增长,而像一直深耕于二至四线城市的天鸽互动,开始强化其在一线城市的影响力,斥资1亿元投资花椒。
在笔者看来,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超3亿,证明这一市场已充分成熟,但未来如何达到4亿、5亿甚至更高的规模,主要看三四线城市的挖掘情况,毕竟一二线城市市场已经充分饱和。
二,网络直播商业模式成立,多元化推动价值增长
在业界之前一直担心的商业模式的问题上,上述三强显然用优秀的业绩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网络直播商业模式是成立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直播平台都能摆脱烧钱、稳定盈利。因为对上述三强而言,他们近年来明显加快了多元化的步伐,通过更广泛的布局推动价值增长。
以YY为例,一直以来YY都以技术为导向,不过近年来,YY多维度创新层出不穷,在娱乐、电商、旅游、教育和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发展。”不难看出,YY不会拘泥于单纯的直播业务层面,而是围绕直播进行多元化拓展,覆盖到用户方方面面的需求。再说说陌陌,现如今,陌陌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社交、视频直播、圈子、地理位置、甚至婚恋等多种属性的集合体。显然,陌陌是在围绕社交、直播两个关键词进行多元化,直播业务本质是为社交服务,同时共享社交红利。至于天鸽互动,在“互动+陪伴”模式下,今年会背靠直播推出贪吃蛇等“多对多”社交手机,进一步增强用户与主播的互动,从直播延伸到游戏;此外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天鸽互动在布局车贷、现金贷,其目的就是以直播为入口,满足用户更多场景需求。
多元化的业务可以为直播平台贡献更多的收入,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在利润率方面,直播平台也需要通过创新的运营模式来进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天鸽互动在Q1利润率高达84.7%,位居行业前列,从某种意义上讲,天鸽互动和花椒直播分别主打三四线和一二线城市的这种运营思路,更有助于深挖不同区域的市场潜力,而天鸽还是目前唯一有多直播平台运营经验的,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率的提升。
三,产业并购加速,抱团取暖成大趋势
除上述行业趋势之外,通过腾讯投资快手、宣亚收购映客、天鸽互动投资花椒等案例,我们也不难看出,直播行业产业并购正在加速,抱团取暖将成大趋势,这里面有两大重要的意义值得分析:
第一,产业并购有助于加快行业洗礼,推动“优胜劣汰”机制演进。无论是BAT这样的巨头,还是YY、天鸽互动、陌陌这类直播行业的领先者,都希望通过并购优秀的垂直平台提升综合竞争力。换言之,像快手、花椒这种独具潜力的平台背靠大树好乘凉,未来自然能有不错的发展,其他找不到靠山的平台,将会被逐渐淘汰。
第二,产业并购有助于优化资源整合,实现优势叠加。最典型的案例如上面所提到的天鸽互动收购花椒,无论在产品层面、市场层面,都可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实现业绩提升、技术互通、模式创新……这对直播行业演进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产业并购,大量平台之间将会在恶性竞争方面浪费很多资源。
总而言之,网络直播行业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发展势头,而在这个过程中,多元化、产业并购、市场挖掘将成为关键词,只有在这些层面做得更好的平台,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2017-08-03
据某权威网贷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7月31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5029家。本月新增平台6家,新增问题平台93家(不包括非近期),环比上涨1.09%,同时,累计问题平台达3287家,在运营平台1742家,同比下降23.06%,7月P2P网贷行业全国成交额为2105.50亿元,环比下降5.06%,同比上涨35.84%。
8月1日,网贷之家研究院发布了《中国P2P网贷行业2017年7月月报》(下称“月报”)。月报显示,2017年7月,P2P网贷行业成交量为2105.50亿元,同比上涨35.84%。截至2017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成交量达50781.99亿元,突破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网贷人气方面,活跃借款人数已保持了连续5个月的上升态势。7月P2P行业的活跃投资人数、活跃借款人数分别为433.23万人、403.15万人,其中活跃投资人数环比上升了0.56%、活跃借款人数环比上升了7.93%。
同时,截至2017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增至10897.08亿元,环比6月底增加了4.28%,贷款余额仍平稳上升。
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贷款余额分别为3787.59亿元、2827.38亿元、2070.32亿元,四川省达到200亿元,四川地区整体借款人和投资人向规模较大、运作规范的平台开始倾斜。与此同时,政府平台投促金融规模日渐扩大,且运作十分规范。
小编还了解到,截至2017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2090家,相比6月底减少了24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3826家,环比6月增加了31家。
据权威数据不完全统计,7月共发现7家新上线平台,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35家,其中问题平台11家、停业平台22家、转型平台2家。行业的监管已出现常态化,监管思维更具前瞻性,监管体系日渐完善。
在网贷收益率方面,7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41%,环比上升了11个基点(1个基点=0.01%),已连升两个月。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平台占比为58.97%;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26.79%,8%以下低息平台占比为11.97%,24%及以上的高息平台占比为0.24%。
在平均借款期限方面,7月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8.97个月,环比拉长了0.19个月,同比拉长了0.79个月。
有将近八成的平台平均借款期限在半年以内,半年期以上平台占比26.08%,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在统计的30个省市中,借款期限较短的三省市是江西、浙江和河南,分别为1.88、2.98、3.08个月。
各项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仍旧平稳上升,网贷平台大面积进入调整期,其中运营合规、资产安全的平台将迎来大发展,而存在不合规行为、自身风控能力较弱的平台将被淘汰出局,行业的生态环境日渐改善,市场参与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明显提升,行业景气指数得以上升,运营透明、安全合规将成为行业常态,网络借贷行业已经开始走向真正的春天。
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践行者“钱院”为例,一直视安全合规为企业生命线,严格控制风险,积极探索以大数据技术驱动风控体系建设;以技术为手段,在风控模型、IT 技术等多个金融领域进行创新实践,还帮助多家金融机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各项数据显示,广大投资人仍看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前景。在网贷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及时抓住行业机遇“冲刺”进入最后一轮决胜赛道,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利用创新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用先进的技术力量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数据透明,用科技,一站式监管解决行业的阳光化问题,促进互联网金融进入全新的发展态势。(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