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1-05-31
从劫持到抄袭看360的“罗生门”
文/王易见
去年,360和QQ的大战绝对称得上是互联网界难得一见的好戏,在有关部门和同行的斡旋之下,这场旷日持久的3Q大战终于平息,360和QQ也各自忙各自的,如今360已经成功在美国上市,QQ也玩儿起了开放,看起来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
不过互联网的圈子还是太小,虽然360和QQ的主营业务不同,但这次两人又碰头了,可谓是“冤家路窄”。笔者注意到,最近360推出了一个新产品,名为360桌面,该产品让我想起了之前腾讯推出的webQQ,二者同样为桌面应用开放平台,而且整合了包括社区聊天、视频、音乐、新闻、游戏、小说、购物等大量的常用软件,用户可自行添加和管理,两款产品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既然如此,360和QQ又在不经意之间形成了商业暗战,只是方式方法和之前的3Q大战有了本质的差异。
按照传统的方法和原则,可将360桌面定义为抄袭webQQ的产品,因为如果你用过,你就会发现两者是非常相似的,而360桌面诞生于webQQ之后,显然有抄袭的嫌疑。如果说腾讯花了一番心思来做webQQ,那么对360而言,剽窃和抄袭将不费吹灰之力,毫无疑问,这次360是占了腾讯的便宜。
那么,为何在腾讯推出webQQ之后不久360又推出了360桌面呢?难道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有什么猫腻在内?这恐怕还得联系到此前的3Q大战。
在3Q大战如火如荼的时期,360曾强行劫持webQQ。这种方式显然能给webQQ带来重创,不过也要伤及用户体验,同时令360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商业竞争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而且不应该伤及无辜用户,如果劫持对方的服务,甚至直接对对方的产品和应用进行更改,这无异于“打砸抢”之类的流氓行为,不仅害人害己,也会对用户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此,360选择了另辟蹊径,例如抄袭。你要知道,商业竞争中一般的企业不可能那么快就将“新仇旧恨”抛之脑后,加上如今开放为大势所趋,360选择这样做并不难理解,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webQQ,而且很容易掩人耳目。
然而,360恐怕没有预料到另外一点——之前是劫持,现在是抄袭,而且针对腾讯的同一款产品,在态度上前后不一致,不能不说是自相矛盾。
不过,笔者相信这不会掀起新一轮的3Q大战,毕竟腾讯还是太过于强大。相比腾讯,360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要多得多,虽然360已经上市,但这并不代表其可以高枕无忧,只是,从这次事件亦可看出360的“罗生门”,未来它还会继续演绎下去,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22:02 评论(0)
2011-05-30
破解安全困局 微软云计算如何突围
破解安全困局 微软云计算如何突围
2月27日,Google电子邮件服务“Gmail”一度发生故障导致部分用户无法访问大约4万个账户受到影响,遇到数据丢失、无法访问等问题。
4月21日,亚马逊在北弗吉尼亚州的云计算中心宕机,包括回答服务Quora、新闻服务Reddit、Hootsuite和位置跟踪服务FourSquare在内的一些网站受到了影响,无法访问。
Gmail事件和亚马逊的宕机事件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云计算数据安全的担忧,云计算发展再次陷入了安全困局。
如何破解云计算的安全困局?微软行之有道。微软充分研究和理解了云计算模式对关键应用和数据带来的潜在的访问管理权、合规性、法律和商业上的影响。多层面入手,以图从云计算的安全困局中突围。
一、技术层面

(1)强化底层安全技术性能
从安全技术层面上说,微软的云计算Azure平台采用了多个层次来确保用户的应用和数据安全,其中最重要的层次是在操作系统内核上的改进。它采用了全新的安全模式,使资源既有连续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另外系统的调配也做了改进,资源调配时不会调配系统的内核资源,而是通过一些指令的审核过程做判断;还有就是在应用层也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它允许企业采取特殊的机密措施等。这些措施都表明微软在其云计算Azure平台上对安全保障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
(2)为云计算平台推出Sydney安全机制
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安全性能,微软为云计算平台推出了全新的安全机制“悉尼”(Sydney)。Sydney安全机制可以帮助企业用户在服务器和Azure云之间交换数据,实现本地应用程序和云计算程序之间的对话,帮助企业用户在微软数据中心上运行大多数应用程序。Sydney安全机制能把用户的云资源与网络虚拟化分隔开来,提供企业内部数据中心设备和云中设备之间的安全连接。同时,Sydney安全机制能够聚合任意两个终端,包括企业内部的服务器和客户设备,以及Azure平台公共云服务中的资源,以创建高效安全的虚拟网络覆盖结构。
(3)在硬件层面上提升访问权限安全
目前云计算方面另一个久久挥之不去的阴影,就是许多提供商的登录机制太原始、太简单了。人们在访问云端数据所依赖的认证手段非常得弱,主要还是用户名和密码。这使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犯罪开始从最终用户下手。因此,微软认为需要更强有力的手段对接入云服务的用户进行认证。基于端到端的安全理念,微软的做法是更多地将安全措施植根于硬件层面中,例如采用比用户名、密码更为可靠身份认证机制。
二.法律层面
微软制定了一份名为《保障微软的云基础设施》(Securing Microsoft’s Cloud Infrastructure)的文件。微软在文件中提出这些做法依赖于风险评估和纵深防御,以及周期循环的风险再评估和制定适当的新对策,以保证能够处于领先于威胁发展的优势。同时,微软还监测有关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的法律,以完全遵守这些法规。
三、第三方权威安全认证保驾护航
第三方权威安全认证服务商威瑞信(VeriSign)宣布,威瑞信将为微软Windows Azure平台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安全和认证服务。威瑞信是互联网上最受尊敬和信任的SSL认证机构。
微软有15年的在线运营经验,在平台和应用两个领域拥有双重安全优势,在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也拥有丰富的安全经验。而且还有VeriSign这样第三方的权威安全认证保驾护航,相信必定能从云安全困局中突围,迈向云计算的春天。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 title=”mailto:feitianhanxue@126.com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10:12 评论(0)
2011-05-29
酷盘(kanbox) - 让我的文档跟着我走
酷盘(kanbox) - 让我的文档跟着我走
文/王易见
作为一个职业白领,我经常需要把工作带回家,常见的办法是使用U盘将文件拷到笔记本电脑上,写完了再拷回来。这个过程非常麻烦,而且还很容易出错,我需要一个工具帮我自动同步家里和办公室里面的电脑上的文档!
我的一个同事给我推荐了酷盘(kanbox)。我在我的所有电脑上安装酷盘(kanbox)后,酷盘(kanbox)会在我的电脑上创建一个可以同步的“我的酷盘”文件夹,这个文件夹里面的文档会自动和其他电脑保持一致!这样我只需要把我的文档放到“我的酷盘”文件夹里面,这个文档就会自动同步到所有其他电脑上。
酷盘(kanbox) <wbr>- <wbr>让我的文档跟着我走
酷盘(kanbox)可以让你的文档在多台电脑之间保持同步
感谢酷盘(kanbox),我再也不需要使用U盘倒文件了。
用了酷盘(kanbox)一段时间,我发现酷盘(kanbox)还能让我随时随地访问我的文档。有次出差在外,笔记本没在身边,刚好有个文档需要给客户展示,这时酷盘(kanbox)帮了我的大忙。我拿出我的iphone,打开酷盘(kanbox),我的文件立刻出现在我的指尖。
从酷盘(kanbox)官方网站,我了解到我的所有文件都保存在酷盘服务器上,这样万一我的笔记本损坏,我还能非常容易的恢复我的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酷盘(kanbox)提供的容量非常可观,在免费注册之后用户即拥有2G容量,通过邀请好友可以增加到15G,而且酷盘(kanbox)不限文件类型和单个文件大小。
现在我将我所有的工作文档都放在“我的酷盘”文件夹里面,这样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酷盘(kanbox)成功的让我的文档跟着我走!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 title=”mailto:feitianhanxue@126.com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23:28 评论(0)
2011-05-27
互联网的未来在于多平台化
互联网的未来在于多平台化
文/王易见
这几年,随着手机、Pad等产品的崛起,PC的地位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唯我独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PC虽然重要,但它并非十全十美,相比之下,手机和Pad有着PC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例如便携性、可操作性等。换言之,PC并不会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未来用户可以使用手机、Pad达到PC的某些功能和效果,而在一些地方甚至更胜于PC。
这对互联网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互联网应用在PC平台的发展已经达到空前的饱和状态,未来十年的发展速度必定不会像前十年那么迅猛,因此,选择手机、Pad等“处女地”作为新的增长点就十分重要了。
以网络视频为例,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在互联网上看视频,而手机、Pad的兴起也必然会吸引网络视频的目光,网络视频完全可以从PC平台拓展向其他更广阔的平台,手机和Pad当然不例外。
以乐视网为例,乐视网推出了一个云视频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现PC、TV、手机、Pad等“多屏联动体验”,也就是说,你可以使用PC、TV、手机、Pad等任何一类产品收看乐视网的视频。
在多平台化方面,乐视网已经走在了前面,但它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最近乐视网又和海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具体合作方式为:乐视网TV版登陆到海信最新的智能多媒体终端,用户只需用遥控器选择乐视网TV版图标,即可随时随地享受高清电视加高清片源所带来的超清智能体验。虽然目前智能电视均能通过浏览器浏览视频类网站,但会遭遇版权问题和政策风险。而海信智能电视播放乐视网视频内容,拥有华数的第三方授权。
这无疑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对乐视网而言,又多了一个媒体终端平台作为自己的战略基地,未来用户又可以多一个渠道使用乐视网的服务;而对海信而言,同样意义非凡,目前乐视网拥有50000多集电视剧和4000多部电影的内容储备,乐视网基本上拥有国内电视台所有热播剧版权,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剧版权库,这正是海信智能多媒体终端梦寐以求的内容资源。
不仅如此,乐视网已获得2011年70%全国热播电视剧独家网络版权。除了热播电视剧与电视台同步播放外,在电影的发行上首度实现了与院线准同步上映电影,而由乐视网发起的网络院线发行联盟更是比以往视频网站上映电影时间至少提前半个月。也就是说,乐视网的内容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及时,基本上最新的影视剧在乐视网上都能找到。
随着智能电视、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多媒体智能终端产品大量推向市场,未来诸如此类的合作还会越来越多,一方提供平台、一方提供资源,双方可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达到双赢的效果。
媒体终端平台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而为了在下一轮竞争中取得先发制人的优势,只能顺应潮流,去主动适应这种多元化趋势。不过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推出基于手机、Pad等平台的产品,这也佐证了我们的主题——互联网的未来一定在于多平台化。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 title=”mailto:feitianhanxue@126.com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11:34 评论(0)
2011-05-26
浅谈下一代手机浏览器的发展趋势
浅谈下一代手机浏览器的发展趋势
文/王易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让用户更快速、更方便、更智能的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成了众多厂商研究的课题。和PC一样,浏览器对手机上网承担着最核心的任务,它是用户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并完成一系列需求的主要通道。而这个通道,是否足够畅通、是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需求,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浏览器来说,最核心的部分是内核,因为所有的功能都是要基于内核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开发。从内核角度讲,目前的几大主流手机浏览器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基于webkit内核,大部分手机自带的浏览器均为该内核,如google chrome、safari;另一类则是基于C/S架构的内核,如国内的UC浏览器等第三方浏览器。
而从特性上讲,这两种内核为用户带来的体验又有什么不同呢?
webkit内核,通过全页面直连浏览能达到和PC浏览器一样的效果,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将PC网页的显示效果原封不动的移植到手机平台上,并且支持动态操作,如验证码等。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没有针对手机屏幕进行特别的适配和网络层面的优化,使其难以避免的会有费流量、速度慢、操作不便等问题,并且对于手机的硬件配置要求也极高,对于低端手机来说很难良好运行。
而在C/S架构的内核下,代理服务器可将普通HTML页面转换为WML或XHTML页面,并针对手机小屏幕进行专门的排版,无论是Web还是Wap网页都能尽收眼底。与此同时,服务器端还会针对页面信息进行压缩处理,不但有效的减少用户访问过程中所产生的流量,还能有效缩短用户访问网络的响应时间,达到快速、省流量的双重优势。但C/S架构也并非完美,在页面的还原能力上要比webkit内核要差一些。尤其在目前3G、wifi这样的高速网络环境下,压缩比过高的wap网页已经越来越难以在页面美观上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但面对chrome、safari这样的流量老虎,用户的选择也是左右为难。
快速省流量?高质量页面还原?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如果说C/S架构内核解决了手机小屏幕完美显示互联网内容的第一代问题的话,那么下一代的手机浏览器将需要为用户兼得鱼与熊掌——既能快速省流量、又能完美呈现网页。
也许有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自带浏览器模式将代替C/S成为未来,而不需要两者的结合。因为网络环境的高速发展,流量很快就会成为浮云,但试想即使高速公路越修越宽,但车辆的迅速增多,还是需要让你的车更小更快才能跑在最前面。所以快和省并不是不需要再强调,而是必须成为下一代浏览器的基础设施。同时在基础设施上,还需要有更完美的网页还原能力,更强的交互能力,让手机浏览器能接近桌面端浏览器的体验,同时,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更好的扩展性。个人认为,和PC端一样,浏览器仍将发展为所有内容的入口,甚至这个趋势在手机端是会表现得更强烈,越来越多的app,而手机的屏幕、流量、耗电是有限的,而对于app来说跨平台研发的成本也很大,所以一定需要有一个平台能统一的用app和用户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平台只有浏览器最合适来担当。
这样看来,下一代的浏览器一定是一个以快和省为基础设施,同时有兼备完美的页面还原、更强交互,以及能随用户所需进行扩展,能实现集所有app于一身的一个平台,而,这看起来似乎是C/S与webkit的结合体。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 title=”mailto:feitianhanxue@126.com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14:34 评论(2)
2011-05-25
从“拆玻璃门”事件看邓元鋆的管理风格

从“拆玻璃门”事件看邓元鋆的管理风格

 

    AMD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一财季营收为16.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7亿美元增长2%;净利润为5.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2.57亿美元增长近一倍。从财务角度分析,AMD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出货量上看,第一季度APU的出货量达到300万颗,占据AMD该季度移动处理器出货量的一半,而在去年第四季度Fusion APU的出货量为100万颗,换言之,今年第一季度APU处理器的出货量是上一季度的整整三倍之多。我们之前曾经接触过APU,它将CPU和GPU的功能集于一身,性能方面有非常杰出的表现。作为一款全新的产品,APU能在短时间内达到300万的出货量,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两倍的增长率充分证明了APU市场前景的广阔。
    AMD的好消息还不止于此,前不久,AMD大中华区迎来了一位新帅—邓元鋆,他给AMD大中华区带来的改变也不小,比起前两个惊喜,邓元鋆的价值,也许更应该被AMD甚至整个芯片行业所重视。
    邓元鋆履新以后有很多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拆玻璃门”—就是把通往其办公室的走廊上的一道玻璃门拆掉,这是邓元鋆上任后做的第一个决策。之所以会拆掉玻璃门,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或多或少降低了AMD内部沟通和交流的效率。一直以来,全公司只有不到20位的员工能够持门卡通过这道玻璃门进入大中华区总裁的办公室,这扇门象征着AMD中国最高的权力机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现在拆掉这扇门之后,更多人能更直接的与邓元鋆交流。
    不难看出,拆玻璃门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实质在于邓元鋆希望把AMD大中华区变得更开明、开放、平易近人,淡化上下级观念,强化公司内部的沟通与交流。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共鸣,有人甚至将其与海尔历史上的“砸冰箱”进行相提并论。
    在正式上任之前,他还与AMD大中华区的10多位骨干员工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其目的是稳定军心,同时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不给员工们留下任何的高高在上的印象。
    这种开明、开放和平易近人的作风不局限于内部管理上,邓元鋆上任后的3个月中,除了每月有一周时间要飞往美国之外,其他时间基本上穿梭于香港、台北、上海、苏州等AMD在大中华区的各处办公室,与员工见面,拜访渠道伙伴和客户。而周末,你又可能会在电脑市场上看到他,据他称,此举是为了了解终端用户对AMD的购买评价。
    在邓元鋆身上,我们会发现与其他企业高层所不同的地方,一个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愿意身体力行,去做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工作,甚至到电脑市场了解客户需求和客户评价,这些都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管理者所能做到的。
    对AMD而言,邓元鋆的价值不局限于他为AMD所做的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地方在于邓元鋆正在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其管理风格,使之更适应市场的需要,更适应消费者的需要。
    中国市场对AMD的意义非同寻常,APU的诞生让AMD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方面占得先机,而邓元鋆的加盟让AMD在中国市场上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AMD的发展还会更上一层楼。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 title=”mailto:feitianhanxue@126.com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08:44 评论(0)
2011-05-24
硬盘“安全气囊”将降低硬盘“事故”的危害

硬盘“安全气囊”将降低硬盘“事故”的危害

文/王易见

 

    在汽车领域,安全气囊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发生碰撞或者其他事故的情况下,安全气囊的弹出将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人体与汽车发生碰撞的力度,在关键时刻甚至会救人一命,目前在很多低端的A级车上我们都能看到安全气囊的存在,这标志着车商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但我们今天说的安全气囊却和汽车的不一样,它是硬盘的安全气囊,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硬盘怎么可能有安全气囊,不过接下来看了我的分析,你就明白了。
    众所周知,硬盘在工作时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例如每分钟7200转,就像汽车高速行驶一样,如果遇到一些意外状况,就可能发生事故。那么如果硬盘发生事故,有什么后果呢?
    汽车事故一般会带来两方面的危害,一是对汽车的危害,二是对人的危害,硬盘遭遇事故也是如此,一方面对硬盘本身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另一方面硬盘上的数据也可能丢失或者被损害。那么在事故发生以后,如何挽救,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呢?对汽车事故我们不再讲解,我们来看看硬盘遭遇事故以后应该如何正确的施救。
    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发现硬盘出问题,导致数据出错或者丢失,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在网上下载数据恢复软件,然后根据相关文档自行摸索,“依葫芦画瓢”完成操作。不过由于技术经验欠缺,或者自己下载的软件不够“给力”,都可能导致恢复失败,而一旦失败,可能会造成数据和储存介质的二次破坏,一个可恢复的数据将变得不可恢复。
    诸如此类的情况国家信息中心已经见了不少,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恢复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数据恢复是一项非常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般的用户难以胜任,如果盲目的操作,不仅不能恢复数据,还会遭遇更大的损失,尤其对企业和机构而言这种损失会令人瞠目结舌。
    所以,把数据恢复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完成无疑是明智之举,实际上,隶属于发改委的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恢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安全与数据恢复服务,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汇集了国内顶尖的技术人员和世界顶尖的技术设备。这也是国内最权威、最安全的专业数据恢复机构,基本上代表着国内数据恢复的最高水准,这样的机构完全可信、可靠。
    除了技术方面的领先之外,服务方面也丝毫不落下。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恢复提供例如24小时免费电话咨询、数据恢复不成功不收费、免费清洁送修硬盘、提供进度查询等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即便是对国家涉密数据,也可以完全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对在镜像工作盘上进行的操作,也可以保护客户原盘数据。应该说,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恢复服务不仅代表了国内数据恢复领域最高的技术水准,也代表了数据恢复服务的完整性、系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服务水平,国家信息中心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1987年成立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处时,我国的信息安全事业才刚刚起步,数据恢复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到2007年的时候,我们的信息安全市场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80亿元人民币左右,数据恢复行业更是如日中天。能达到这样高速发展的水平,国家信息中心功不可没。

 

    回到我们之前提到的硬盘事故的问题上,国家信息中心所起到的作用似乎正如汽车的 “安全气囊”,因为他能在关键时刻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不过安全气囊虽然很重要,但“安全带”更不容忽视——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恢复的工作人员指出,为了避免遭遇数据丢失的情况,对重要文件进行定期备份或许更为重要。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 title=”mailto:feitianhanxue@126.com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13:43 评论(0)
2011-05-21
linkedin上市,中国哪家网站会受益?

linkedin上市,中国哪家网站会受益?
文/王易见
SNS领域正在以上市来回应外界的“质疑”,5月19日晚,号称全球最大的专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报94.25美元,较发行价45美金上涨109%,其中股价最高冲到122.7美元。而按收盘价计算,LinkedIn市值达到89.1亿美元,为上市前40亿美元估值的2.2倍。
从首日表现来看,linkedin应该算无可挑剔的,在我看来,linkedin完全反驳了外界对SNS模式的质疑。众所周知,SNS和视频都是互联网的新兴模式,相比门户、搜索、网游等已经非常成功的互联网模式,如何迅速的做大做强,对SNS和视频而言显得有些棘手。因此,SNS和视频一直以来都备受质疑,甚至有人认为它们属于玩儿概念或者炒作的东西,华而不实。
不过既然资本市场能接纳linkedin,并且予以如此热烈的追捧,也证明了SNS在投资者心目中是有地位的。而且,从群众支持的角度来看,LinkedIn的独立访问量在过去5个季度伤势以超过60%的速度递增,每月页面浏览量增长25%,这可以说明LinkedIn是非常受用户欢迎的,这也能构成linkedin股价飙升的理由。
回到国内,一般说来,在国外被证明是成功的互联网模式,国内都有相对应的互联网企业存在,从门户时代开始这个规律就从未被打破。对linkedin同样如此,中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天际网(http://www.tianji.com/ ),正是中国的linkedin。
仔细分析天际网和linkedin,你会发现二者在业务和模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LinkedIn定位于实名制的高端社交网站,linkedin的忠实用户并非因为“上瘾”而喜欢上linkedin,而是linkedin能带来一些实质性的价值——linkedin上面的关系可能会为用户带来诸如求职、工作、跳槽、商务合作等机会。
这是linkedin的核心优势,那么天际网呢?天际网是中国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也是全球两大职业SNS之一Viadeo集团的重要成员。欧洲Viadeo成立于2004年,目前有3500万会员,Viadeo集团是除Linkedin以外,唯一一家全球性的职业SNS网站,曾经服务过包括英特尔、宝马、FedEx等各行各业的巨头。2007年,天际网与Viadeo合并,正式树立了职场SNS的发展路线。目前天际网有超过600万注册会员,每月新增20万用户。
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我们所熟知的Facebook、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网站和linkedin、天际网是有区别的。前者为典型的娱乐社交平台,而后者为职业社交平台,在用户诉求、核心价值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对于linkedin上市首日的表现,也有人认为其中不乏泡沫,不过在我看来,是否有泡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能否持续下去。刚才我们提到,Viadeo的客户遍及各个行业,这完全可以证明职业SNS网站巨大的商业价值。Linkedin能成功上市,也是基于这一点,对于linkedin的成功上市,最大的受益者,非天际网莫属。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feitianhanxue@hotmail.com
Email feitianhanxue@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09:08 评论(1)
2011-05-20
浅谈酷6经营不善的几大原因

浅谈酷6经营不善的几大原因

文/王易见

最近盛大对酷6进行裁员20%,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关注,有人称盛大此举为“血洗”酷6,其含义不言而喻。毕竟20%的员工即将失去他们的工作,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为此,一部分被辞退的员工用了类似于“愚蠢、卑鄙、冷血”之类的言辞来形容酷6史上前所未有的裁员行动。

不过在我看来,盛大这样做未必没有道理,一般说来,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下,裁员可能是解决企业危机的重要方法,历史上很多知名企业都曾经通过裁员起死回生,裁员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被裁掉的20%固然很可怜,但相比这20%,其余80%的员工可能更为重要,因此,裁员也有“弃车保帅”的含义在里面。不过无论如何分析,酷6经营不善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关心酷6经营不善的原因比关心此次裁员的影响更为重要。这绝非落井下石,要知道,网络视频行业可不只是酷6,如果我们能总结酷6经营不善的原因,一方面这有助于酷6进行反思和纠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他视频网站借鉴和参考。

首先,酷6的发展思路有点摇摆不定,之前酷6也想定位于娱乐和原创,后来又转战视频门户,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和实力的损耗,而且这也不利于酷6树立自己的风格和优势。目前的酷6没有给用户留下什么太多的印象,因为各方面酷6均缺乏特色。相比之下,像乐视网、56就好得多,一直坚持原创路线的56现在越做越好,不断的树立自己在原创领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值得酷6借鉴。

其次,酷6烧钱过猛,之前酷6花费巨资购买版权,在世界杯和亚运会上也用了不少白花花的银子。当然,酷6的出发点是好的,毕竟这有助于自己在内容方面的提升,不过如果成本太高,入不敷出的话,恐怕难以维持。另外,酷6的销售成本也太高,光广告直销队伍就200多人,无疑也增加了运营成本。这个问题值得优酷、56和乐视网等其他视频网站思考,如何开源节流,扭亏为盈是关键问题所在。值得表扬的是,优酷的销售成本控制的很好,只占总营收的三分之一。而56由于大量原创内容的存在,在内容方面的投入也大大降低,并且56整个公司的员工只有200多人,运营效率之高,成本控制之好。因此,他们都不容易重蹈酷6的覆辙。

第三,酷6客户流失较为严重,由于缺乏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酷6的流量和用户持续流失,由此导致广告客户的流失也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包括优酷、土豆和56在内的其他视频网站也虎视眈眈,酷6流失的品牌客户,大部分流入了其他视频网站,这两年56发展迅速,后来居上,其中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有关酷6品牌客户流失的原因还有很多,坊间传言其中还有一些黑幕,这里不一一列举。

第四,在盛大介入酷6以后,盛大希望酷6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但酷6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之前李善友离职,不能不说有这方面的原因。酷6当然想尽快的发展起来,尽快的赚钱。不过从盛大投资人的角度上讲,也是迫切需要回报的,它可没那么久的耐性。如果业绩上达不到要求,盛大和酷6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制约酷6的发展。

总之,酷6的经营不善才是本质问题,裁员只是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式而已。但我们刚才已经总结了酷6的一部分问题所在,希望能被其他视频网站引以为鉴。如今,酷6的落后已成现实,目前网络视频除了优酷已经上市之外,土豆紧随其后,56快速跟进,基本上形成了新三足鼎立的局面。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feitianhanxue at hotmail.com

Email  feitianhanxue at 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09:39 评论(0)
从家庭需求看南京移动宽带发展
从家庭需求看南京移动宽带发展
文/王易见
现在大家越来越感觉物价上涨太快,钱不够用,想攒钱似乎越来越困难了。毫无疑问,在这个高通胀的时代,只有尽量开源节流才能对抗通货膨胀,提高生活品质。至于开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这里不便多说,我想着重谈一下节流,日常生活中很多消费是可以压缩的,或者通过某些技巧,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效果。
比如宽带,这基本上属于很多家庭的一项固定开支,不过目前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市场格局下,不同运营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还真不相同。如果能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最具性价比的宽带产品,长久下来,自然能节约很多开支。
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在宽带领域可谓是“久经沙场”了,因为电信之前在固话方面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一根电话线直接连宽带,方便而且实用。但现在手机普及了,固话逐渐退出了市场,电信在这方面的优势能保持多久,是个很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移动却不断的高歌猛进,当然,一直以来,3G业务是移动的重中之重,不过这并不妨碍移动进军有线宽带,毕竟这可以为移动带来新的增长点,充实业务结构,并且达到捆绑和稳定现有用户的作用。
既然相互有竞争,那么消费者自然要货比三家了。我的一个朋友善于持家理财,因此,即便是安装宽带她也要仔细比对一番,在权衡自己的需求、产品价格等因素之后,最终她选择了南京移动宽带,按照她的说法,办一年宽带600还送150元超市券,价钱方面比较实惠。
这个朋友的消费非常理性,在安装宽带的问题上,她认为要按照需求来选择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一般情况下就上上网看看视频,使用南京移动宽带足以,相比之下,电信宽带太贵,并且显得十分浪费。其实我这朋友的情况和90%以上的家庭都差不多,因此,她的选择完全可供其他更多的家庭所参考和借鉴。
有数据显示,南京电信包年是1560/2M,南京联通包年是760/2M,南京移动包年是499/2M[前面是充600送150超市券,折算后应该是450而不是499],看来价格上差异还是很大。仅仅宽带资费,一年下来最高和最低就相差一千块钱左右,我们都说勤俭持家要从方方面面做起,那么在家庭安装宽带方面,如何选择,根据上面的对比,我想大家应该有结论了吧。
王易见的博友群:82190273 74557790(已满)
联系方式:
QQ 543415188
MSN feitianhanxue@hotmail.com
Email feitianhanxue@126.com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互联网 — 王易见 @ 09:24 评论(0)